2022年局属学校新教师入职培训成功举办 -米乐m6平台

2022年局属学校新教师入职培训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8-29 08:46 来源:宜昌市教师发展中心 阅读次数:

  8月22日至26日,为期5天的2022年局属学校新教师入职培训成功举办。来自局属10所学校新引进、招聘的90名教师在市教师培训学院、夷陵中学、市人文艺术高中三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研修学习。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丰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曹丰代表市教育局对加入宜昌教育大家庭的90名新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市教育局2022年人才引进、公开招聘工作情况。他强调,举办新教师入职培训,是为了引导新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理念,自觉遵守职业规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研习学科教学方法,形成教学基本能力。他希望,青年教师要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经过长期积累、持续提升,逐步成长为卓越教师。要在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始终牢记使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在以德立身上作表率,做到自律严、人格正,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坚守本真、淡泊名利,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在知识学习上不停步,要基于专业成长开展自主学习,基于教学问题解决开展行动学习,基于群体交互开展协作学习,基于教学案例开展情景学习;要在凝练智慧上多总结,要在理论指导下、在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中,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经验的反思,从而形成教师自身实践智慧,发展教师教学风格。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蒋建荣作了两场主题报告。在《喜迎二十大——国际国内时政分析》的专题讲座中,蒋建荣从“中国教育三问”入手,结合学生的成长案例,深入剖析二十大召开的意义,探讨国内外形势对中小学教育带来的挑战。蒋建荣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揭示了教师只有心怀天下、了解国情,才能服务学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思想“破冰” 引领行动“突围”—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题讲座中,蒋建荣列举了亟需破除的七种思想的“坚冰”,引导老师讨论围困中学教师的种种“坚冰”,探究中学教师应该如何通过“思想破冰”,进而实现“行动突围”。

  核心素养之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根源性和支撑性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周彬作了题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建构》的专题讲座。周彬从课程、教学、备考、师生关系等方面入手,用形象有趣的生活案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如何构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亚也带来了两场报告。一是《基于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的师生关系重建》的主题报告,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全面分析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提出“心中有爱、目中有人、以点滴之言行”重构师生关系,降低沟通风险,提升育人效能。二是《教师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的主题报告,多角度探究教师压力的根源,从认知调节、改善行为方式方面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清华大学博士、mit访问学者宋亮作了《解读十四五中国经济发展新变化与青年成长新机遇》的主题报告。报告从三个案例入手,揭示了“人生发展最大的变量是宏观”,个人成长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宋亮深入分析了“十四五”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并对《十四五规划建议》进行深入解读,深刻剖析了“十四五”规划的6大产业计划,并对“十四五”高等教育与生涯规划的机遇进行展望和预测。

  夷陵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宜昌市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易炜作了《班主任德育定位与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题讲座。希望青年教师一定要起好步、开好局,要勇于承担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积累经验。希望教师在帮助学生处理各种情绪反应时,教师自己始终要保持对自我情绪的控制。

  市教育信息中心副主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家涛作了《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的专题讲座。黄家涛系统阐述了宜昌教育小脑建设、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宜昌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的工作情况,并希望青年教师要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市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长勇作了《教师的职业方圆和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要求青年老师们学重要论述、明教育大势,守底线红线、明政策规矩,守师德标准、谋职业规划。在讲座中,王长勇还就深入推进党规党纪和监察法规宣传教育“十进十建”工作作了深入讲解。

  本次集中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引领新教师坚定职业信念,增进职业领悟,规范职业行为,修炼职业形象,为立德树人奠基。为增强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有效性,培训过程中还设置其他一些课程与环节,如通过团建活动加深彼此了解,开展小组讨论进行思维碰撞,组织学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等。入职培训结束后,老师们将走上各自学校的讲台,开始较长时间的在岗实践研修,回到学校后,还要利用师徒结对、同伴互助、案例研究、自我反思等方式,将指导教师的“传、帮、带”和同伴的“陪、助、促”贯穿学习始终,将培训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尽快适应教师岗位需求。

来源:宜昌市教师发展中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