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各种地震灾害和涉及幼儿的安全事故频发,幼儿园也随之陆续开展安全教育和各类应急事件逃生演练,提高了孩子们的防范意识和危难情形下的逃生知识。但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们,对各类危险和危难情形缺乏基本判断能力,一旦遇到此类情况,还需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这些基本动作,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以他们的心智,面对这类情况,可能更多的是恐慌和哭喊,甚至忘记所有的“规定动作”。因为他们从未真正遇见过真实的场景,我们所有的演练看似真实,但演练终究是“演”,我们也无法创造出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这些演练,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已经是能给予的最好教育了,剩下的“实战”,可能需要家庭在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和“创造”了。
前不久,我的两个孩子丫丫(5岁、大班)和金刚(4岁、小班)放学回来告诉我,今天在幼儿园进行了地震逃生演练。孩子们把当时的场景描述得绘声绘色。听到警报声后听老师的安排,躲在三角区避险,逃离时走楼梯不要坐电梯等等,说得头头是道。所受的安全知识已超乎我想象。但是我自己想了想,我们这个城市的人,也只是从电视上看到2008年大地震的各种场景,我们也没有亲身经历过。我在想,如果有一天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能临危不乱地带着孩子们用正确的方法自救逃生吗?其实我心里也没有底,我所接受的安全知识也和孩子们一样,甚至缺乏“演练”。为了给孩子们,也是给我们进一步理解各种“演练”的实际应用,我认为更需要家长的实践和创造“实践”。
过了几天,两个孩子在楼下玩耍后告诉妈妈要自己回家上厕所。因为两个孩子早已熟知我们家的楼层,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同意孩子们自己去坐电梯回家,并立即打电话告诉在楼上的我孩子坐电梯上楼了,让我在电梯口接孩子。但我在楼上电梯口等了几分钟后并没有看到孩子们。看到上上下下的电梯并没有在我们这层楼停下,我和孩子妈妈着急了。急忙打电话找小区物业帮忙调取监控查看孩子的行踪。在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的时候,楼梯间传来两个孩子的声音。我和孩子妈妈冲到楼梯口看到手牵手上楼累得气喘吁吁的两个孩子。“你们到哪里去了?”孩子妈大声呵斥到。姑娘一看气氛不对,眼睛一红哭了。儿子看到姐姐哭了也跟着哭起来。我急忙把老婆拉到一边,蹲下来安抚他们,询问为什么走楼梯。
从孩子们抽搐哽噎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我们才知道,因为才受到地震逃生演练的启发,他们认为没有大人在场选择走楼梯上楼更安全,才造成“失踪”。听到这里,我和老婆都舒了一口气,因为孩子们并不是因为淘气或者一时心血来潮才走楼梯,而是有“道理”的走楼梯。老婆蹲下身向两个孩子赔礼道歉,告诉他们妈妈在没有问清楚情况的时候就责备他们是不对的。也表明了爸爸妈妈是爱他们的,吼他们是妈妈很着急怕他们走丢了。我当场肯定了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到的本领和实际操作,表扬他们能够活学活用。然后回家通过网上各种视频案例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走楼梯什么时候坐电梯,什么时候才应该运用地震逃生本领。并且以此为延伸,通过真实案例引导教育孩子们在电梯间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呼救按钮和视频通话。
这次的“失踪”事件我们没有一味地责怪孩子,因为我们认为孩子确实学会了幼儿园所教授的本领,但因年幼和心智影响,没有正确理解这些本领应该应用的场合和情形,可谓“简单理解、广泛应用”。
近期我观看过一则关于孩子安全教育的视频,内容是在一家人前进的路上,面对同样的困难和险阻。一家是父母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后前进,另一家是父母告诉孩子面临的困难并给予解决意见后,让孩子自我排难。最后,当孩子独立面对危难时,第一个孩子认为家长会帮助解难而受困,第二个孩子则是自己想办法脱困。这则视频给我的启发也很大。
幼儿园各种安全教育是系统的、模式化的,也是必须的,但孩子们缺少的是真正面对危难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实践。作为家长总是告诫孩子们这不能做,危险,那不能做,危险。可他们从来不知道危险是什么?危险在哪里。我家金刚小时候吃饭极不老实喜欢乱动,经常说根本不起作用。直至有一次桌上有火锅,他还是不听说乱动。于是我抓着孩子的手背靠了一下锅边,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烫什么是危险,从此以后,孩子吃饭的坐姿也自我纠正了,对火锅之类的热器也产生了畏惧,直至今日仍旧心存畏惧。
对于孩子的教育,幼儿园的教育体系已经足够完善,但作为家长,需要做的更多是主动配合,无论是安全教育还是知识教育,想尽办法创造一些“危难场景”和“现身说法”,提供“舞台”让孩子站在台上唱好每一曲儿歌。以园为基,以己扶幼,全力配合幼教主战场,创造家教新战场,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