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向2035远景目标迈进的起步之年,也是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第十周年。回首十年历程,伍家岗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积极呼应社会需求,整合资源、聚焦公平、精准施策的基础上,巧用“加减乘除”,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最实行动推动伍家学前教育安全、普惠、优质、均衡发展。
一、学前资源添砖“加”瓦,实现由“一花独放”到“花团锦簇”的蝶变
十年来,伍家学前教育事业规模日益扩大。目前,全区共有36所幼儿园(公办园8所、普惠民办园13所、非普惠性民办园15所),已创建省、市示范幼儿园8所。从1987年建区之初为数不多的企业自办或村办园,到2004年国企改制时划拨建成1所公办园,经历了无到有的嬗变;从十年前18所幼儿园4071名幼儿到如今36所幼儿园11852名幼儿,学位增加了7000余个,实现了由少到多的量变。目前,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100%,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提升了46%。
(伍家岗区学前基本信息十年增长示意图)
城市急剧发展,人口不断涌入,伍家岗区常住人口由十年前的15.4万人迅速攀升至36.69万人(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初步结果反馈);教育民生问题也随之而来,辖区居民对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期盼日益升高,“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日益凸显。伍家岗区不等不靠,不断完善政策、建立机制、补齐短板,积极回应群众教育民生问题。
(一)建机制,政策落地破“资源少”之困
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是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渠道。伍家岗区紧紧把握新区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努力探索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移交、管理,确保政策的落地,破解伍家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困局。目前,伍家岗区已完成了11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移交,其中8所已开园纳新。
一是完善机制,明晰职责。伍家岗区将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纳入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年度重点工作,由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区长具体负责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工作,协调各方力量、研究移交措施、督促政策落实,区自然资源、住建、教育等相关部门配合,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主抓、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
二是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区教育局组建专班,全面调研全区住宅小区项目,掌握已规划配套幼儿园项目的基本情况。按时间节点和土地性质,分类建立配套幼儿园档案;与政府各部门建立信息对接机制,共同商议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是分类对接,确保时效。区教育部门积极宣传政策,将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期间将新开办16所公办幼儿园。区教育局按时间节点,主动与开发商对接,按照幼儿园的不同类别,分类移交。对符合无偿移交条件的已建成小区配套幼儿园,通过函件、区政府协调等形式督促尽快完成移交,开办公办幼儿园;对符合无偿移交条件的在建或即将修建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提前介入,加强沟通协调,督促建设进度,确保及时移交;对不属于无偿移交范畴的幼儿园,按照“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思路,主动与开发商进行协商,先后与2个新建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单位签定了幼儿园无偿使用协议,完成了使用权的移交手续。
(二)补短板,模式发展解“入园贵”之忧
为破解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难题,进一步补齐短板,伍家岗区进行了深入探索,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园舍共建、师资聘用、成本分担”的公办园办园机制。
首先,创新公办园定义。抓住公办园“不营利”的最本质特征,忽略与办园性质无直接相关性的要素(如:园所资产是否国有,教师身份是否为事业编制等),为我区举办公办园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二,创新举办方式。利用无偿使用或产权移交的小区配套园,由区级财政投入进行园舍装修和设施设备采购,明确幼儿园事业单位和独立法人资格,设立独立对公财务账户,经费单独核算。
第三,建立成本分担机制。(1)制定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每所公办园按在园幼儿(不足300按300人计算)生均1400元/年的标准核定的公用经费,比省标准高出900元/生/年。(2)保证公办园建设发展经费。区财政按照300万—500万/园的标准预算新园装修项目和设施设备采购经费,并对公办园的发展经费予以全额保障。
第四,创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机制。区财政每年根据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数,按生均800元/年的标准进行补助;对全区新开办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照核定的办园规模给予每班1万元的一次性开办经费奖补;对创建合格的省、市示范幼儿园和区级一级幼儿园给予一次性奖补。
近三年,全区累计投入超4000万元,新举办7所公办幼儿园,迁建区中心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13所,为辖区居民提供7000余个公益普惠性学位,初步构建了以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为主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伍家岗模式”小区配套园移交管理经验被省教育厅《湖北教育简报》专题推介。
二、办园质量精“减”提质,实现由“规范办园”到“内涵发展”的蜕变
质量是学前教育的根本追求,只有“有质量”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园的健康发展。伍家岗区认真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以幼儿发展为本”、“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等理念深入人心。
按照“行政推动、研究先行、试点辐射”的总体思路,2020年3月,在学前教育管理指导中心的引领下,以月亮湾幼儿园为试点,学习借鉴“游戏课程化”理念与模式,聚焦“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研究,减去教师高控的游戏,真正把游戏的主权还给孩子,推动学前教育向内涵式发展。2021年5月,全区公办幼儿园启动了课程改革项目,在吸收试点园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下一步将逐步实现优质资源在全区范围内共享。
(一)转变教育理念,推动育儿模式创新
“游戏课程化”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是科学儿童观和教育观的表达,是从根本上保障幼儿游戏权利和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效途径。伍家岗区先后召开20余次部署及研讨会,提升园长思想站位,更新教师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评价观。在深入贯彻《指南》的基础上,学习、借鉴、研究和运用“游戏课程化”理念,通过“理论学习 实践 研讨”循环的方式,即每周一次教研学习,一次现场指导,一次集中研讨,以问题为导向,引领老师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提炼,将游戏精神贯彻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和课程中;同时,还通过召开家长会、调查问卷、发布幼儿游戏活动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家长普及游戏理念,更新育儿观,调动家长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达成家园共育目标。
(二)聚焦环境创设,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将“游戏环境改造和材料投放”作为自主游戏推进的重点,做到游戏项目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结合园所文化和园所实际,打造自然野趣的户外环境,发动家长的力量,为孩子们收集了大量可移动、可组合的低结构游戏材料,如木桩、木板、轮胎、油桶等,改造后的户外环境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天地;另一方面为了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索,将活动室内封闭式的区域设置改为开放式的,允许幼儿不受区域限制,自由取放玩具,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区域的范围、布局和功用,实现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融合—材料共享,场地共享。
(三)保障游戏时间,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为促进幼儿自主生长,兼顾幼儿个体差异,在时间设置上,改变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进度,实行弹性活动作息,大板块一日活动安排表,每天保证幼儿至少一个半小时的自主游戏时间。本着把时间的自主权留给老师和孩子的原则,实行“一手抓信任一手抓标准”,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论证和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大板块作息时间,如生活活动在其中的个性化处理,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时间如何划分等问题,主要以幼儿的行动为时间依据。
课程改革使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们在观察—发现—分析—支持幼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幼儿在自主游戏精神的引领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品质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活动中
逐渐形成,为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发展“乘”风破浪,实现由“涓涓细流”到“滔滔江水”的汇聚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保教质量的高低,也是保证办园水平最重要的基石。伍家岗区“乘”发展东风,关注学前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依法落实教师地位和待遇,构建幼教人才培育渠道,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
(一)强化教师专业培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一是组建专家团队领航向。从公办园的管理人员中择优遴选22人组建了管理、课程及教师队伍三个学前教育专家团队,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学前发展事宜,定期组织公办幼儿园管理人员及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更好的服务和指导民办园发展。
二是组织多维培训促提升。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争取省、市级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指标,对各园进行统一协调,分期分批安排园长参训,保证幼儿园园长持证率达到100%;每年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幼师国培项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等多项培训,提高我区幼儿教师队伍素质。
三是搭建展示平台练内功。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教师岗位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如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市幼儿园骨干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区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大赛等,以赛代训、以赛促学,夯实幼儿教师业务技能。
(二)畅通教师补充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管理
由于历史原因,我区学前教育基础较差,底子薄,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几乎为零。近几年,我区适龄儿童及幼儿人数增长迅猛,造成全区教师编制紧缺,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新增的大幅需求严重制约了公办幼儿园在编教职工的增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区教育局着手从对外招录和对内挖潜两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积极争取教师扩编政策,逐年增加优秀管理人才。每年在公开招聘中设置幼儿园管理人员岗位,近三年,公开招聘管理人员23人、面向社会聘用保教人员187人,不断扩充优秀教师队伍。
二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内部潜力实现区内调配。针对幼儿教师紧缺现状,我区通过“区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打通幼小教师流动渠道,内部挖潜盘活内存,尽可能实现教师编制使用效率最大化。
三是严格按岗位标准配备,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的通知》(教师〔2013〕1号)文件要求,按照全园教职工与幼儿1:7的总量控制。公办幼儿园设定3类11岗,规范管理,满足教学需要,确保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三)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确保教师队伍稳定
我区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参照中小学同级同类在编人员待遇核定幼儿园非编人员基本工资,完善幼儿园教师聘任和考核制度,落实教师的工资待遇,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一是完善以区财政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建立起与公办园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和教师的工资待遇。
二是完善公办园教职工工资待遇保障机制,保障非编教师待遇。区教育局出台《伍家岗区公办幼儿园非编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及五险一金缴纳标准实施方案》对公办幼儿园的在编教师,按照国家标准足额保障待遇;非编人员参照中小学同级同类在编人员标准核定基本工资、调整薪级工资、考核发放绩效工资、落实五险一金及相关待遇。
三是将学前师资统筹纳入教育系统评先评优、表彰奖励和职称评聘范畴,激励幼儿教师爱岗敬业,确保教师队伍稳定。目前,伍家岗区学前教育现有高级教师7人,一级教师28人,二级教师116人;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名师11人、区级骨干教师40人、区级优秀教师69人,初步构建了名园长、名师骨干队伍。
四、管理模式推陈“除”新,实现由“孤舟独桨”到“同频共振”的转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提出“坚持公、民办共同发展”的原则,即“落实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参与、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伍家岗区公办幼儿园凭借着收费实惠、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师资优良等优势,成为绝大多数家长的首选;而民办幼儿园由于在管理、师资、经费上的先天不足,导致与公办幼儿园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为消除发展不均衡现象,切实提升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为辖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伍家岗区推陈“除”新、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公民办幼儿园区域联盟、组团发展”办学模式,变“检查督导”为“服务指导”,积极有效地开展帮扶提升活动,区内学前教育展现出新的生机。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联盟工作的开展
联盟组团工作要扎实深入开展,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伍家岗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区域联盟、组团发展办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各类幼儿园分布情况,按照“以强带弱、就近就便”的原则,将区内幼儿园划分为若干个联盟区,每个片区以公办幼儿园为龙头,带动4—5所民办幼儿园,形成“区域互动、资源共享、协作提高”的管理格局,在公、民办幼儿园之间加架构起一座合作研究、优势互补的桥梁。公办园定期会深入民办园开展调研和指导,帮助民办园从园务管理、教师培训和保育保教三个方面建立健全相关规范与制度,并结合公办园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对民办园开展服务和指导。
(二)加强示范引领,促进保教质量的提升
伍家岗区通过开展专项活动,以点带面,逐个突破难点和要点,促进保教质量的总体提升。例如:在开展幼儿园一日常规专项督查活动中,先组织公办园进行自学自查,接着专家小组蹲点调研,发现问题,集体研讨,专题反馈,引导公办园结合《一日活动常规细则》,立足实际规范一日保教常规。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入园观摩、审阅资料、问卷调查、教师座谈等形式对片区内民办园一日常规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专项视导,尽最大努力帮助民办幼儿园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公办幼儿园自身素质得到强化,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得到提升,公、民办幼儿园初步形成交流互助、资源共享的良好生态。全区现有省、市级示范园8所、一级幼儿园22所、现代化先进幼儿园30所。
回首十年,伍家学前教育凭进取之心和坚实步伐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孩子们脸上多了一份笑容,家长们多了一份放心,广大人民群众更是多了一份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伍家岗区学前教育十年的发展历程是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伍家人将继续怀揣希望,砥砺前行,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