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岗分离解“失衡” -米乐m6平台

编岗分离解“失衡”
——夷陵区“区管校聘”改革激发教育活力纪实
发布时间:2019-03-04 17:46 来源:夷陵区教育局 阅读次数:

  夷陵区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实施“区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先试点,后推开”,一年多来,初步建立起结构优化、配置科学、岗酬相应、充满活力的义务教育教师管理新机制。

  7年未调动乡村教师进城

  夷陵区现有义务教育公办学校45所,其中小学30所、初中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学生涌入城区就读,加之2010年至2017年,夷陵区7年未调动乡村教师进城,城乡教师数量失衡日益加剧。

  “城乡之间失衡、学段之间失衡、学区之间失衡、集镇与农村失衡、教师队伍活力不足,‘四失衡一不足’已严重制约教育发展。”区教育局局长郭道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改革的动因。

  如何破解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形成的不均衡不公平问题,面对问题,夷陵区不回避,积极寻找破解之道。2017年7月25日,夷陵区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决定在全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推进“区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方案修改20多次

  出台的《夷陵区义务教育学校“区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确定了“三统四管五配套两步走”的改革方略。区教育局在此基础上拟定《夷陵区2018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夷陵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竞聘进岗工作实施方案》,经过各层次教师代表三次大讨论,20多次修改,最后由区政府办组织区委编办、财政局、人社局和教育局充分论证后联合发文,确保改革方案合法合规,合情合理。

  同时,区教育局设立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全区教师编制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经费统一筹措。实行教师编、岗分离,编制收到发展中心,岗位留在学校。教师调配由教育部门实施,编制、人事等部门实行备案管理。

  全区统一按照“三轮四级”依次开展竞聘。“三轮”即校内、学区内、跨学区;“四级”即各学校校长(含副校长)、中层管理干部、班主任及教研组长、教职工。竞聘方案经过民主讨论,过程公开透明,各级领导密切关注,及时化解矛盾,保障改革顺利推进。

  刚性制度下兼顾柔性关怀。针对三年内即将退休的教职工,设置过渡岗,选择直聘或竞聘尊重本人意愿;对于医疗部门认定的大病、残疾职工,适量安排工作;孕产期女教师,由学校直接聘用。教师发展中心依规对三类特殊人员实行岗位补充。

  城区减少代课老师近70人

  通过改革,城区减少代课老师近70人。乡村富余教师125人公开配置进城,78名初中教师调整到小学。江坪小学、赵勉河小学、向阳小学等边远山区学校教师均实现足额配备。4名城区骨干教师主动要求到边远山区任教,教师队伍数量、区域、年龄等结构得到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教师队伍活力不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多校出现一岗多竞的局面,如区实验初中12名教师竞聘8个中层管理干部岗位,冯家湾小学5名教师竞聘4个副校长岗位,大多数学校都出现了多人竞聘一个班主任岗位的现象。“事找人”少了,“人找事”多了;提前下班的少了,提前上班的多了;被动学习的少了,主动发展的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更足了,校本研修主动参加,转岗教师主动与名师结对,积极参加素养提升培训。

  “通过改革,教师们的协作意识和大局意识显著增强,综合素养得到提高,而最终的受益人是学生。”谈到“区管校聘”带来的变化,黄花小学校长杨荣会一脸欣喜。

  编后:

  一个有着45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大区,长达7年时间未调动教师进城,致使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大量学生涌入城区就读,乡村富余教师进不了城,城区师资又严重不足,不得不聘请众多的代课教师“应急”。既加重了学校负担,又降低了教育质量。这一现象令人唏嘘!

  同时还造成了教育“城乡之间失衡、学段之间失衡、学区之间失衡、集镇与农村失衡、教师队伍活力不足”的局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破解“四失衡一不足”,就必须以强有力的改革来推进。

  通过“区管校聘”的有效实施,夷陵区以超常的举措,以超强的力度,大胆尝试编岗分离,编制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经费统一筹措,终于让教师队伍活起来,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不均衡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我们为夷陵区的勇气和做法点赞!

来源:夷陵区教育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