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实训基地,同学们操作全站仪,体验工程测量;电商实训基地,同学们学做视频、体验线上带货……
4月8日至5月16日,全市九年级学生正在开展中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体验专业课,共筑职业梦。
中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开展10年来,宜昌超过20万初三学生走出校园,置身真实工作场景、体验各种职业魅力。职业体验日活动开展得怎样?如何避免冷热不均,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成才观和求学观?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现象: 按兴趣分类 为学生构建职业体验平台
5月8日,夷陵区200多名九年级学生,走进宜昌职教园,开展为期一天的职业体验日活动。
在土木建筑实训基地,同学们用全站仪体验工程测量;在中西餐烹饪实训基地,同学们学做白菜水饺、食物雕花;在汽车实训中心,同学们初步了解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核心原理与实际应用。
不仅是城区,各县市职业体验日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4月16日至4月25日,当阳市15所中学2988名九年级学生走进当阳职教中心,分批次、按学生个人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观摩体验。
该校依托学校专业情况,综合考虑职业性、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安全性等因素,开设了急救操作体验、养老照护、无人机操作等22个体验项目,受到学生欢迎。
兴山职教中心设置了蔬菜嫁接、果木嫁接、种子检测、茶叶手工制作、化工检测等8个职业体验项目,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宜都市职教中心结合学校优势,开设3d打印、机器人、电子装配检测、智能财税等11个体验项目,让2647名九年级学生及部分家长代表在体验中收获新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探寻职业兴趣。不少家长表示,此次活动增进了大家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信心。
问题: 避免一边热一边冷 推进职普融通
“虽然职业体验日活动亮点不断,全市职业学校也积极开放各种资源,可是个别学校热情还是不高。”三峡旅游职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曹金平说。
作为从顶层设计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职业体验日活动,如何调动学校参与热情,如何避免走马观花,把握“玩”与“学”的尺度,引导学生有所收获?
“宜昌自2015年起开展职业体验日活动,将优质职教资源面向初中生开放,按照《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宜昌正在探索建立各层级职普融通机制,将职业学校资源面向基础教育各阶段全面开放,统筹规划,将职业体验纳入中小学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等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宜昌市教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科科长张丽利介绍。
三峡中专党委书记李斌表示,作为承办学校,学校按照市局安排,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城区职业学校的布局调整以及学生兴趣,对职业体验项目不断优化,对活动流程不断调整,就是希望激发学生职业兴趣,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曹金平建议,可以将职业生涯教育不断向义务教育多个学段延伸,不光是初三,初一初二的学生也可以体验,从而避开中考压力,让体验时间更加充分更加深入。
“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但却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职业体验日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园,了解职业特点,从而激励他们改变学习方式,开拓发展空间。”一位家长表示。
不少中职学校负责人也表示,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职普融通工作,不断强化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规划,多方合力,才能助力技能人才培养。
建议: 结合工匠精神 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
“通过今天的实地观察,让学生提前了解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专业分类、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通过专业分类体验,让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未来的学习也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规划。”夷陵区鄢家河初中老师温锦桦说。
“我很喜欢物理,从初中课本上学到了关于电路连接基本知识,没想到今天实地体验电动机控制电路连接与调试,很接近生活实际,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当阳坝陵中学慈化校区902班杨阳说。
“开展职业体验是促进职普融通,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生涯规划的重要途径,也是助推我市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手段。”宜昌市教育局副局长石希峰表示,希望多方合力,引导同学们关注多种职业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家国情怀。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合。完善高职分类招生考试改革,扩大应用型高校在技能高考中的招生规模,完善中高职“3 2”、高职本科“3 2”等培养机制,拓宽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应用型高校之间的升学通道,为技能人才成长发展搭建成长“立交桥”。